ZNDS智能電視網 推薦當貝市場

TV應用下載 / 資源分享區(qū)

軟件下載 | 游戲 | 討論 | 電視計算器

綜合交流 / 評測 / 活動區(qū)

交流區(qū) | 測硬件 | 網站活動 | Z幣中心

新手入門 / 進階 / 社區(qū)互助

新手 | 你問我答 | 免費刷機救磚 | ROM固件

查看: 11822|回復: 1
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[經驗&教程]

擊敗液晶之后,還能做些什么?OLED電視未來趨勢獨家解析

[復制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(fā)表于 2017-4-26 08:17 | 只看該作者 |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 | 來自江蘇
本帖最后由 jhddxb 于 2017-4-26 08:20 編輯

1.擊敗液晶之后 OLED還能做些什么?
  自電視這種東西誕生以來,就徹底的改變了我們日常的生活,根深蒂固的扎入了我們的家庭中,即便是前幾年的客廳娛樂蕭條,也沒能讓電視產品沉寂下去,而在今天,歷經滄海桑田風風雨雨近90年的電視產品,隨著人們對手機電腦的審美疲勞背景下,以電視為中心的客廳娛樂再一次的強勢回歸,自此電視產品又重新站在了消費級電子產品的頂端食物鏈。
擊敗液晶之后,還能做些什么?OLED電視未來趨勢獨家解析
徹底打敗液晶之后 OLED還能做些什么?

  經過90年的發(fā)展,從最早的黑白電視,到CRT彩色電視機,又到目前還占據主流的LCD液晶電視,電視產品在人們腦海中的固有形態(tài),被一次又一次的顛覆,顛覆即是產品的進步、是技術的飛躍,是人們客廳娛樂生活被創(chuàng)造者們一次又一次的改變,而今,又一個顛覆者出現了,它就是—OLED顯示技術。
擊敗液晶之后,還能做些什么?OLED電視未來趨勢獨家解析

OLED顯示技術具備了柔性顯示與超薄兩種特性

  眾所周知,液晶技術出現于上世紀70年代,其實從現在LCD技術的顯示成果來看,液晶面板本身的技術起點并不高,要知道最早的液晶產品,無論從畫質表現,到響應速度等各項素質都糟糕的一塌糊涂,最初的液晶顯示設備,面板內部的液晶體排列時間甚至超過了1秒!看似很短的時間,卻意味著使用者拖動一個對話框后面甚至還跟隨著長達1秒的軌跡!

  正所謂“三歲看到老”一項技術在現身初期的表現,似乎決定了它在后期的表現,故而液晶面板發(fā)展至今近30年,如此長的時間跨度,也沒能徹底根除其漏光問題的硬傷,令人痛心疾首的同時,同時也希望有一個徹底顛覆性的技術出現,而就在此時,OLED正式出現,與我們見面了。

·優(yōu)勝劣汰,是行業(yè)競爭產品發(fā)展的一個必然條件,那么OLED究竟在哪些方面將液晶產品擊敗了呢?


2.在巨人的肩膀上 OLED似乎看的更遠
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OLED似乎看的更遠
  與LCD不同,OLED一經出現就霞光萬丈,與液晶當初顛覆了CRT之時的熱度絲毫不差,而且入門起點與液晶技術相比,簡直是一個天上,一個地下,細數電視工業(yè)設計發(fā)展史,就是從“一臺”到“一張”的演化過程,這是產品形態(tài)方面的改變,所以在外觀方面,能變得更輕薄,似乎就象征著顛覆。眾所周知LCD產品已經能將電視厚度做到“超薄”,而OLED呢?憑借簡單的物理結構,與電致發(fā)光的優(yōu)秀特性,擺脫LCD背光硬傷之后,這樣“一張電視”就應運而生了。
擊敗液晶之后,還能做些什么?OLED電視未來趨勢獨家解析

電視從“一臺”已經逐漸進化成了“一張”

  OLED技術讓電視產品在外觀上又一次的到了進化,從最早的CRT“大屁股”電視向液晶電視轉型的時期,電視產品經歷了最具革命性的變化,似乎就是那個時候,電視廠商在產品厚度上面的追求,就已經開始了。
擊敗液晶之后,還能做些什么?OLED電視未來趨勢獨家解析

液晶電視已經能夠做到十分纖薄

  但是就產品形態(tài)這個點出發(fā),我們還是需要理性對待,液晶產品已經足夠薄了,筆者并不認為,將一個60、70吋的電視,從厚度幾毫米降到1毫米,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,OLED能在畫質方面獲得突破性的進展,與OLED電視新的產品概念似乎更為重要。

·誠然,如果將電視產品從幾厘米縮小到幾毫米,確實是一種突破,而將幾毫米的電視壓縮到一毫米,真的有如此重要?
·物理結構的簡單,使搭載了OLED技術的電視設備厚度得到了突破性的進展,而自發(fā)光的顯示特性,似乎相較來說更為重要。
擊敗液晶之后,還能做些什么?OLED電視未來趨勢獨家解析

OLED電視能夠帶來出色的黑場視覺效果

  擺脫背光帶來的并不僅僅是“薄”而已,LCD面板的背光源也是液晶電視漏光的罪魁禍首,而擺脫了背光,就意味著,電視自OLED技術開始,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黑色!而“電至即亮”的特性就又克服了液晶產品“拖影”的難題,具備以上這些的“簡單”物理結構,您還認為它簡單么?


3.OLED掀視聽變革?現階段仍需更多概念
OLED將迎來爆發(fā)?現階段仍需更多概念
  看到這里您可能要發(fā)問了,究竟為什么筆者對于OLED如此推崇?其實,這一切都源自于對OLED前景的看好,諸位要知道,OLED技術在市場上僅僅出現了幾年?就達到如此成就,這其中的潛力權衡,相信不用筆者再加贅述了吧?OLED產品得天獨厚的潛力資質,甚至被眾多業(yè)內人士稱為“未來”!而今天推出OLED電視的廠商卻少之又少,由此可見“簡單”的物理結構,里面的技術含量可不低。

“銀幕聲場”只有OLED能夠做到
  要說今年最大的OLED電視行業(yè)新聞,可能就是索尼在年初重回OLED陣營的懷抱,理由很簡單,OLED顯示技術非常先進,絕大多數電視品牌還沒有足夠的經驗和實力去駕馭它,所以產品不夠完美。說到經驗,十年前索尼上市全球首款OLED電視(型號XEL-1),而十年來索尼從未停止過OLED顯示技術的研發(fā)。實力而論,索尼已經在專業(yè)級監(jiān)視器領域應用了OLED技術。經驗有了,實力有了,索尼選擇在今年交出答卷。
擊敗液晶之后,還能做些什么?OLED電視未來趨勢獨家解析

索尼 BRAVIA OLED A1電視(正面沒有音響空間)

  從OLED電視產品的角度來說,憑借OLED面板得天獨厚的優(yōu)勢,索尼今年的OLED電視就搭載了“銀幕聲場”技術,依靠OLED面板結構簡單的特性,將屏幕作為電視音響系統的震膜,摒棄了電視產品正面的音響預留位置,令屏幕更加整體,這在電視產品歷史上具有革命意義的。

·液晶屏幕的結構比較復雜,分背光層和液晶材料層,而震動又會對液晶分子的偏轉產生影響。所以以屏幕震動產生聲音的技術,只能應用在結構相對簡單的OLED。
擊敗液晶之后,還能做些什么?OLED電視未來趨勢獨家解析

因為物理結構的先天優(yōu)勢OLED能成為一張“壁紙”

  “銀幕聲場”這項黑科技也許并非索尼獨創(chuàng),在索尼A1亮相之際,幾乎同一時間LGD在CES展會中帶來了相似的技術,他們把整套音響系統整合到OLED面板中(官方稱之為Crystal Sound OLED),按照LGD官方的說法,這得益于OLED對空間的要求極低,在面板后面預留了一塊位置給揚聲器。而索尼這款電視正式采用了LG Display OLED面板,索尼的平面發(fā)聲技術與LGD Crystal Sound OLED實屬同源。只是索尼率先把電視做出來而已,其實還是沾了LGD的光。

·OLED的優(yōu)秀特性為電視提供了諸如“銀幕聲場”,這樣的“玩法”,或許電視在不久的將來,將會再次拋開人們對其的固有印象,變成一個完全不同的新概念產品。

·簡單的物理結構給了OLED面板更大的可操作空間,索尼A1是例子,LG在今年發(fā)布的“壁紙電視”也是,OLED的下一步,是“卷軸電視”還是“窗簾電視”?
擊敗液晶之后,還能做些什么?OLED電視未來趨勢獨家解析

未來的視聽空間會變成什么樣呢?

  在筆者看來所謂的“壁紙電視”僅僅是突出了OLED超薄的特性而已,而重要的是其拋出的這個概念,所謂OLED面板更大的操作空間,這正是體現于此。又或者說,OLED技術的重點,是讓顯示設備更完美的融合進生活中,“電視”這個概念已經橫行了90年,OLED是否能像OLED拋棄音響一樣,徹底摒棄“電視”這個概念?成為一種新的產品?

擊敗液晶之后,還能做些什么?OLED電視未來趨勢獨家解析


如果你現在是智能電視用戶,對于電視或盒子內置資源的匱乏感到煩惱。小編推薦你立刻下載當貝市場安裝影視快搜電視軟件來擴展資源,超多好玩好看的電視節(jié)目,根本嗨到停不下來!

『本文摘自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!』文中觀點不代表本人,僅供參考!

上一篇:大俠也好,老師也罷,人品第一!
下一篇:智能電視普及 你卻只用了它10%的功能!
沙發(fā)
發(fā)表于 2017-4-26 08:38 | 只看該作者 | 來自江蘇
很給力,ZNDS有你更精彩!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

Archiver|新帖|標簽|軟件|Sitemap|ZNDS智能電視網 ( 蘇ICP備2023012627號 )

網絡信息服務信用承諾書 |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:蘇B2-20221768 丨 蘇公網安備 32011402011373號

GMT+8, 2025-2-10 22:48 , Processed in 0.066641 second(s), 15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

監(jiān)督舉報:report#znds.com (請將#替換為@)

© 2007-2025 ZNDS.Com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